□龍敏飛
  日前,在福州做保潔的熊發明擦窗戶時,隨身攜帶的6000元現金不慎飄落到街道上,現場只找回300元。媒體報道後,不少當時撿錢的人主動將錢送了回來,還有各地的捐款。截至10日下午5時,熊大姐的賬戶已有440餘筆款項存入,達11萬餘元。熊大姐表示,“大家不要再房屋二胎給我捐錢了,我們不願意拿那些原來不屬於我的東西。”(1月13日《京華時報》)
  因為一場大風,隨身攜帶的6000元被吹散,最後只找回300元,熊大姐此事一經媒體曝光,便引起各方熱議。在道德點評之外,亦有愛心接力。這不,短短兩三日之內,熊大姐的賬戶已有440餘筆款支票貼現項存入,達11萬餘元。
  此事值得細細品味的是,輿論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。一開始,熊大姐的錢被哄搶,不少人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;現如今,隨著媒體的介入,愛心人士的接力,又有人感嘆,社會上還是好人多。朝夕之間,輿論便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,道德也迅速得到反轉,亦如一些網友所言,這些後續的愛心款,拾起了之前丟失的道德。這般論調,雖固態硬碟有其合理之處,但道德本身卻沒這般脆弱。這樣一起事件的發生,並不足以宏大到社會道德的高度。
  此莊臣事最大的看點,並非從開始的哄搶到如今的捐款,這不過是多元社會的常態反饋;而是熊大姐的一句話——— 大家不要再給我捐錢了,我們不願意拿那些原來不屬於我的東西。熊大姐現身說法,講述了接受捐款的心理變化,從一開始的受寵若驚到如今的惴惴不安,見證了熊大姐對於不屬於自己財物的真實態度。這樣的心態,不能說完全是“無所求”的,但最起碼是有良知、有良心的。換言之,熊大姐請大家不要再捐款的行為,就是一種慈善之舉。
  一直以來,我們眼中的慈善,便是幫助別人、給別人好處,而接受捐贈的人,也往往是“來者不拒”,畢竟,他們的確需要救助。只是很多婚禮顧問推薦時候,因為信息不透明,致使慈善本身飽受質疑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受助人及時公開收到的錢財,並呼籲“不要再捐款”,其實是難能可貴的善行,也是在呵護慈善行為。讓慈善行動有一個好的“結果”,不正是我們所缺乏的程序嗎?
  因而,對於熊大姐的“請不要再捐款”的言論,我們不能止於感動——— 感動於人性的光輝;亦須有所行動——— 以此為參照去完善慈善互動理念。在慈善事業中,不僅需要行善的人行善,也需要慈善本身的公開透明,更需要受助人的及時佐證,如此集納多方力量,方可日益完善慈善事業。這也是熊大姐一番話語帶給我們的啟示。
  (原標題:“女工呼籲別再捐款”也是一種慈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h12dhjqv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